APPLICATION CASE
应用案例
-
中国末代皇太后的寝宫是什么样子?徕卡BLK360为您全景揭秘!
钟粹宫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故宫现存为数不多的明永乐年建筑,历经六百年的风雨,是故宫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相比故宫最大宫殿现存太和殿(重建于1695年)足足年长275岁,中国末代皇太后隆裕曾在此居住,清代已多次修葺。
-
香港地铁荃湾西站自动化监测系统
糯扎渡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翠云区和澜沧县交界处的澜沧江下游干流上,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八个阶 梯规划的第五级,。水库正常蓄水位812 米,水库总库容237.03 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为5850MW(9 × 650MW),平均发电量239.12 亿千瓦时;是亚洲最高、世界第三高的心墙堆石坝电站,坝顶高程 821.5 米,坝顶宽度18 米。位于香港荃湾西站的 TW7 区域,已规划修建新 城市基础设施,建筑物非 常靠近已建的MTR(轨道 交通铁路,香港快速轨道 交通系统)隧道和站台, 而MTR 的任何变形都将威 胁到成千上万乘客的生 命,所以必须安装一套保 障安全的自动化结构监测 系统(ADMS)。
-
糯扎渡水电站自动变形监测系统介绍
糯扎渡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翠云区和澜沧县交界处的澜沧江下游干流上,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八个阶 梯规划的第五级,。水库正常蓄水位812 米,水库总库容237.03 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为5850MW(9 × 650MW),平均发电量239.12 亿千瓦时;是亚洲最高、世界第三高的心墙堆石坝电站,坝顶高程 821.5 米,坝顶宽度18 米。
-
南京地铁某运营保护区自动化监测
随着我国地铁交通的快速发展,目前有20多个城市地铁开通营运,有10多个城市启动地铁建设。为确保地铁建设和营运安全,对隧道的稳定性进行监测,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广泛重视,尤其是软土环境中隧道的稳定性更加受到关注。但由于隧道空间狭小、结构环境复杂、机车行驶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都给隧道变形自动监测造成较多的技术困难。本文以南京地铁2号线某隧道保护区监测为例,介绍了徕卡TM30监测机器人组成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对该系统的精度及可靠性方面进行了探讨。
-
徕卡自动化监测系统在边坡安全防治中的应用
边坡岩土体往往 呈现出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性,在开挖、堆载、降雨、河 流冲刷、库水位升降与地震等外部荷载作用下很容易进入局部或瞬态大变形乃至 失稳滑动。我国每年由于岩土体失稳而引发的大小滑坡数百万次,由此造成的经 济损失高达 100 ~ 200 亿元,因暴雨、地震等引发的各类滑坡灾害至上世纪 90 年代累计死亡超过 10 万人。因此,对于边坡工程特别是大型复杂边坡,除了进 行常规的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勘探、试验和稳定性评价外,尚应及时有效地开 展边坡工程的动态监测,预测边坡失稳的可能性和滑坡的危险性,并提出相应的 防灾减灾措施,对于确保国民经济发展 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 义。
-
徕卡TZ12让您轻松应对高铁隧道导线测量
项目背景京唐城际铁路为服务于京津冀地区的一条具有重要意义的城际高速铁路。起点位于北京站,终点位于河北唐山站,3标段工程为香河站,站中心里程为DK72+368,目前,中铁三局集团四公司京唐高铁3标段工程开始实施,为了保证线路走向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在前期进行施工控制网布设与复核,同时担负着对高铁车站建设进行测量任务,并进行隧道施工测量及检测。
-
徕卡TS16-重复检测程序让基坑监测更容易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筑的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基坑的开挖、锚固和降排水等工作,打破了地基原有的平衡状态,引发了土体性状、周边环境、邻近建筑、地下设施的变化。根据相关规范规定,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适时进行基坑工程监测。城市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止,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背后却伴随着一个个骇人听闻的基坑垮塌事故,给我们敲响一个个警钟!如此历历在目的安全事故让我们不寒而栗,同时也给我们监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
徕卡TPS在地铁隧道净空测量中的应用
1. 人工观测方式:这种方式就是由测量人员来观测,沿着一个断面测量一圈,由测量员来控制测量点的密度。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一个是很难保证测量的点都在同一个断面上面,第二个是人工观测的速度非常慢,特别在内业生成断面图进行分析的时候,点密度太低。
-
徕卡TPS在地铁行业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线路不断建设完善,地铁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地铁运营期的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地铁的长时间运行,且大多数地铁隧道上方都是高层建筑,地铁隧道难免会发生一些形变,关键的是必须实现对隧道水平、垂直位移的连续、精确监测,并保证其在安全范围之内,才能保证地铁列车的安全通行,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
徕卡SiTrackOne移动轨道扫描系统在南京地铁检测中的应用
徕卡SiTrack:One移动轨道扫描系统能够对既有轨道、地铁隧道及周边环境实现快速移动扫描,轨检效率超过3.6km/h。在轨道维护与整修环节能够缩短项目周期,并为竣工分析提供测绘级精度的三维点云。该系统集成了GNSS\IMU系统、激光DMI里程计、三维激光扫描仪、激光轨道断面仪等多种传感器,适用于轨道检测、线路维护、竣工分析、限界测量等多个领域。
-
徕卡Pegasus Backpack在不动产测量中的应用
移动测量系统集成了GPS全球定位、惯性导航、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诸多前沿科技。GPS定位给出测量设备位置,惯性导航给出行测量设备前进方向和照相机姿态,摄影测量利用GPS和惯导的数据给出外方位元素等信息。通过全(半)自动提取工具将视觉图像的舒适性置信度与测量速度下点云的精度一起组合在基于GIS的界面中。
-
徕卡LS15数字水准仪在地下工程沉降观测中的应用
一、案例背景建筑物在建设的过程中地层和地基会出现沉降现象,为保证建筑质量必须要进行沉降观测,而地下部分的沉降观测具有很多难点。1、地面固定点与地下监测点落差巨大,需要大量转站,容易误差累积;2、地下空间昏暗,仪器整平困难,观测也困难,测量效率非常低下;3、监测点离散分布,观测线路蜿蜒曲折,测站较多,难以保证精度;广东肇庆某大型写字楼地下停车场的沉降观测工作更是困难重重,除上述情况外,其地下环境非常潮湿,蚊虫滋生严重,观测人员苦不堪言;工期紧张,观测人员还需要加班加点处理内业。